
以下是格力电器营运能力分析:生产能力:格力电器拥有全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据统计,该公司每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台空调和2000万台家电。渠道优势:格力电器通过建立广泛的渠道网络,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格力电器营运能力的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该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二)存货周转率对营运能力的影响。
格力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明显低于美的,格力对产业链的控制力更强。 两家公司存货周转天数相近,长期来看周转天数有所下降,说明渠道管理能力在提高。最近三年周转天数升高,可能系地产调控,家电行业需求不足。 两家公司的营业周期都比较短,格力略小于美的,资金周转速度更快,营运能力强于美的。
此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产品成本控制力高,议价力强。 黔源电力(002039) 黔源电力属于电力行业。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小幅增长。此外,公司营运能力较强。 林洋能源(601222) 林洋能源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行业。公司财务狱况正常,近三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小幅提升。
承德露露、涪陵榨菜、三只松鼠、贵州茅台、格力电器这些公司都可以补充资料: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格力一直把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坚持“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在格力,质量标准有两个原则,一是格力的标准要严于国际、国家标准,二是格力的标准一定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完美质量”管理模式给格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格力重视研发质量。建立严格的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在研发流程中层层把关,及时纠错,力求从源头消除质量隐患。格力重视进货质量。建立筛选分厂,严格把控供应商协议签订、生产工序、出库检测等流程,从源头保证了格力外协外购物料的质量。格力重视科学信息化管理。
筛选分厂-负责对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件的入厂检测与试验。质量控制部-负责对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及整机可靠性试验。
格力的售后项目比起其它品牌要多许多,并且售后有专门的维修服务人员,显得更专业。空调经过售后的保障以后,可以延长它的使用时间,虽然大多数的格力空调都做的十分认真,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毛病还是不可避免的。
非格力电器指定的特约服务网点所安装、维修造成损坏的(包括消费者自行安装或拆动维修的)。无包修凭证及有效发票或有效购买凭证的。有效凭证、包修凭证不符或涂改的。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使用环境恶劣造成损坏的。处理品、已超过包修期的产品。
具体来说,格力空调的特色服务包括智能家居、空气净化、健康睡眠等。这些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空调使用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格力空调的保障服务和特色服务是相互补充的,既要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和售后服务,又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服务期望。
格力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1年,当时它在珠海成立,主要业务是组装和销售窗式空调。在公司创立初期,格力就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精细的制造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格力在短短几年内就在中国本土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年5月,格力电器兼并了江苏丹阳黄河纽士威空调器厂。1996年11月,格力电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格力空调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1997~2001年,公司狠抓市场开拓,董明珠总裁独创了被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营销模式”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成为了公司制胜市场的“法宝”。
格力公司的发展历程:创业阶段 1991~1993年,新成立的格力电器,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只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2万台窗式空调的生产线。
年,格力仅用短短两年时间,自主研发了GMV数码多联和超级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系列,这两款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格力中央空调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迈入高端市场的新阶段。
格力电器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