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发费用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总额、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项目产出。研发投入强度 研发投入强度是研发费用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通常表示为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2、研发投入强度,简单来说,是衡量一个企业或国家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重要指标。
3、研发投入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公司研发投入的规模、营收占比及会计处理方式等,研发费用规模和增速的提升,均可体现企业对于研发投入的增加。
4、研发投入强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关键指标:当期研发投入比和长期研发投入比。当期研发投入比是通过将研发成本除以当月产值,然后乘以100%得出的;长期研发投入比则是研发成本与产品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1、调查显示,齐鲁制药的研发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近10%。 齐鲁制药对研发的投入金额巨大,这在药企中是普遍现象,因为研发是医药行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2、据调查显示,研发投入已经将近销售收入的10%。齐鲁制药在研发方面方面投入的金额是很大的,其实每个药企投入研发的成本都很高,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3、其中,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是头孢菌素系列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商,年产能达到1000吨,是中国头孢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投资总额6000万美元,作为山东省医药行业最大合资项目,公司凭借先进的GMP认证和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的COS认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是首个通过EDQM认证的无菌头孢原料药企业。
4、十分重视。齐鲁制药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的6%-8%。近几年随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这个比例在持续地提升。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共有100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42个为国内首家,不妨百度一下。
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其较低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使得我国制药行业现阶段呈现出特有的竞争态势:行政性进入壁垒较高,垄断势力较强众所周知,医药行业的生产要受到国家行业部门的严格控制,其行业内企业均要进行资格审核和获取许可证。
总体比较下来,生物制药和医疗服务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行业内的各个细分领域,又有很大的差异,如在化学药制剂中专利药品和独家产品的竞争环境也非常好,普药则很差;中药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品牌中药的竞争环境很好,普通中药则很差。
因此,预计2013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将继续回升。 从长远来看,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为形成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企业,100个100亿元企业,前100位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50%的目标。
分季度来看,医药制造业2018年7-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24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72亿元,同比增长7%。同期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分别为223%、46%,高于医药制造业整体。
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5—10年,城轨车辆、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就业潜力巨大。 热门行业8:液晶面板 以前,中国生产显示设备能力薄弱,彩电基本全靠进口,显示器和投影机也是如此。
1、美国辉瑞制药以4502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制药企业之首。瑞士罗氏在研发投入上最为雄厚。美国再生元制药在研发投入比率上居首位。 中国药企在榜单上尚无位置,但中生制药和上海制药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显示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先进力量。
2、研发流程通常包括:发现先导化合物,通过动物实验、药理学研究、毒理学试验和药剂学优化,再到临床试验的多阶段推进,最后经药监局审批和上市。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平均耗时15年,成本预估高达15亿美元,成功率仅为07%。
3、从早期的镇痛与催眠药、癫痫与神经紊乱药物,到后来的抗抑郁药、抗菌药、癌症化学药,再到生物技术领域的探索,罗氏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医药行业的变迁与创新。
4、从活跃度来看,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研发活动较为活跃,由于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有3家药企在新冠疫苗和检测试剂方面投入研发,另外药企以人用疫苗、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研究方向。
5、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的生命周期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加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显;政策性降价将持续;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本报告分为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